營業時間
早上8:00-晚上22:00
公司營業地址
膠南、黃島、膠州、青島
2020最熱的關鍵詞應該是“新冠疫情”,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2020春節的祥和,本以為它會很快過去,但沒想到它伴隨了我們一整年,依然沒有被消滅。
這一年由于它的存在,讓大到國家,小到每個人、每個企業都發生了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圈子,收入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在恐懼、焦慮,彷徨中度過了這一年。
對于物流行業來說,2020或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請記住以下10個2020物物流關鍵詞。膠州物流小編分享。
1、后勤重新工作—刻苦地工作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春節放假中的物流公司和物流人有了一個難得“長假”,往年物流公司們大多會在春節7天長假后就會陸續復工,在正月十六后基本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而今年的疫情,讓物流企業的復工之路變得異常艱難。
不敢復工,因為害怕萬一員工感染上新冠,那損失將無法想象;但又想復工,因為長時間不復工的話,員工的工資要發,房租要付,另外部分客戶催的要發貨,怕丟失客戶,那種矛盾心情恐怕讓很多物流人終生難忘。
等疫情有所緩解,企業們費盡千辛萬苦復工之后,物流公司們又發現根本沒什么貨要發,因為大多數制造和流通企業并沒有復工,直到5-6月份,很多專線物流公司的貨量只有原來的60-70%,整個上半年,對很多物流公司來說是荒廢的半年。
2020年物流人的春節復工,對很多物流人來說刻苦銘心。
2、ETC電子收費—好事多磨
2020年1月1日是高速不停車收費和按軸收費的第一天,而在這之前,從2019年12月16日起,全國各地就陸續開始測試使用這個系統了,雖然當時也出現了不少BUG,但所有人都認為正式實施后應該是一場沒啥懸念的系統切換。
但沒想到新政第一天,全國有多條高速路口出現嚴重堵車現象、ETC系統出錯,有抬不了桿子的,有多收費的,也有少收費的,有卡刷不了卡的,關鍵是ETC不顯示當次消費金額,很多人說這就是耍流氓, ETC不停車收費并沒給物流人帶來方便快捷,反而帶來了擁堵和鬧心,全國人民一片罵聲,相關部門也焦頭爛額。
在5月6日,高速公路恢復收費后,除了大家在吐槽按軸收費后物流公司的過路費成本比過去增長了5-10%外,其它BUG基本被填補。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不過一場疫情卻拯救了ETC系統的開發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也許是好事多磨吧。
3、高速公路免費—史無前例
經國務院同意, 從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具體截止時間另行通知。
而這個另行通知最后確定為5月6日,高速公路總免費時長約為80天,這雖然與大家預估免費結束時間到7月1日有所差距,但這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對扶持幫助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們在疫情中度過難關是至關重要的。
不管怎樣,高速高路80天的免費政策史無前例,在幫助物流企業渡過今年疫情難關,促進制造及流通企業復工復產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4、“無接觸”物流—應急之舉
為了盡量減少快遞員、物流配送人員和顧客的接觸,大多都采用隔門交接、物業托管、固定點交接、自提柜寄件等方式,減少接觸,杜絕風險。
于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快遞及外賣公司的快遞包裹和外賣單都直接放在小區門口或臨時搭建的場所,這也是我們所說的“無接觸快遞(物流)”。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物流模式,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接觸配送這種模式也運營而生,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老漂當時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章進行了反駁,說這個只是暫時之舉。
果然,疫情穩定后,這種由物業主導設置于小區門口或某個場地的無接觸配送基本都被撤銷。但無接觸配送這種模式已經深入很多物流人心里,因為這種模式節約了送貨人和收貨人見面交接的手續,也節約了物流企業的時間,所以是物流人喜歡的模式,但這種模式也剝奪了客戶當面驗貨的權利,降低了客戶的消費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模式也是和快遞法規定快遞要送貨上門這一規定相違背的。
在疫情期間為了安全不得不采用這種的模式,但在疫情緩和或結束后,這種模式還能走下去嘛?其實,現在的快遞自提點和驛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無接觸”物流。
5、網絡貨運平臺—別走了樣
今年被很多人稱作網絡貨運平臺發展的“元年”,從“無車承運人”3年試點到“網絡貨運平臺”正式實施1年,有人說,網絡貨運模式迎來普適化應用,但對我們大多數物流企業而言,除了他們能開出便宜的票外,網絡貨運平臺似乎并沒能給物流企業帶來任何幫助和改變。
在無車承人試點時代,無車承運人被很多人稱之為開票平臺,而變成網絡貨運平臺后,這個標簽似乎依然沒有多少改變。無論是無車承運平臺還是網絡貨運平臺也好,這個只是名稱上的變化,并不太重要。
我總覺得網絡貨運平臺應該回歸其本質意義去,讓他真正能為物流企業和物流人服務。我們的政策總會被一些聰明人給利用,看著我的朋友圈,某家公司營銷人員輪換著給我發辦理某地網絡貨運牌照的廣告,聲稱一個月就辦出了上百張牌照,我就有點懷疑,這個網絡貨運平臺到底是什么?某些地方政府在干什么?一個能買賣的牌照,真的能改變物流行業,幫助到物流企業嘛?
網絡貨運平臺,別走樣了!
6、社保稅務代繳—走向合規
2020年10月,多地稅務部門下發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11月1日起已有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湖南、吉林、廣西、貴州、四川、新疆、西藏、深圳、青島等地區開始實施。而這項措施在2019年末的時候曾經提出要實施,但由于考慮到這項政策實施會增加企業負擔而暫緩實施,但該來的總還是來的,企業的合規化將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物流行業也是一樣,也必將會向財稅合規化方向發展。今年以來,拿杭州來說,已有多家物流公司因過去買票、賣票、用不合規的發票而受到處罰,我知道最多的一家被罰款了1000多萬。
另外,最近關于稅收嚴查、社保代繳、金稅四期即將到來等新聞和消息很多,這都預示著物流行業的財稅合規化即將到來,物流企業們也要向合規化轉變,且行且珍惜!
7、反壟斷調查—巨頭不好過
近段時間,反壟斷強監管信號密集釋放,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等多部門緊鑼密鼓開會部署,相關配套文件連續出爐。
地方上,浙江、四川、安徽等多地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并頻頻強調“反壟斷”。有專家指出2021年將是放壟斷年。反壟斷政策的正式實施,對老百姓和中小企業來說都是件大好事。
表面上看這似乎和物流行業無關,但實際上物流行業同樣存在壟斷,早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交通部發文點名批評貨拉拉、快狗、滿幫等貨運平臺,依法查處平臺企業損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壟斷行為,并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配合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平臺企業排除和限制競爭、損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壟斷行為,而近期《浙商》雜志的一篇關于某貨運平臺涉嫌壟斷傷害了司機利益的文章也社交媒體上被大量轉發,相信,2021年物流巨頭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8、新快遞—加劇行業競爭
2019年的時候,二線快遞全面退出市場,七大快遞公司的市場份額占到了80%以上,我們一度認為在中國這樣成熟的快遞體系下,已經不再可能會有新的快遞公司誕生。
但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卻突然又冒出了極兔快遞、眾郵快遞(京喜快遞)、豐網快遞等新的快遞網絡。
這幾家快遞公司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是由快遞或電商巨頭們花重金打造,都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產業鏈或短板而誕生,這與之前的傳統創業型快遞公司不同,這也是未來可能再誕生快遞公司的一個發展趨勢。
而這幾家快遞公司的誕生,也將加劇快遞行業的競爭,將會加速快遞行業的兼并重組,2021年也許我們會看到一些曾經的快遞巨頭們被兼并重組或消失。
9、社區團購—創立物流新模式
一場疫情改變了太多東西,讓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2019年末,隨著松鼠拼拼、小區樂、你我您、鄰鄰壹、食享會等一系列社區團購項目的沒落,社區團購賽道被看空,被認為將會像共享單車一樣的滿地狼藉。
而一場疫情,讓社區線上購物成為新寵,而這次電商巨頭們悉數登場,滴滴、美團、阿里、京東等都為那幾根白菜投入了巨資來搶奪市場,而在我們正樂呵呵的薅羊毛,贊許社區團購將改變未來電商模式的時候,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反轉了輿論導向,讓社區團購瞬間變成了與底層百姓搶食的壟斷者。
我并不關心社區團購本身怎么樣,但社區團購帶來的城配物流模式改變是我們物流人應該關心和關注的,過去我們覺得城市共配是一件癡心妄想之事,但社區團購突然來臨,我們的城市突然一夜間冒出了很多網格倉,而這些網格倉未來很可能就是我們共配中心(城市集貨中心),它不僅僅為社區團購業務服務,它能為任何城市配送業務服務,因為共配能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
而社區團購物流也將會蠶食掉很大一部分本應屬于快遞的業務,社區團購帶來的物流模式變革也許是革命性的。
10、物流上市—想說愛不容易
記得在2019年和2020年初,有多家快遞及快運公司提出要在2020年上市,其中有京東物流、順豐快運、安能、東航物流先后傳出即將于上市的消息,還有壹米滴答、滿幫都曾提出這1-2年內上市的消息。
但2020已經結束,這些物流公沒有任何一家能登錄資本市場。而在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整個物流行業的融資案例比前幾年都少了很多,可以看出,物流資本變得更加理性和謹慎。沒了資本的支持,2020年整個物流圈都寂靜了很多,也少了很多新聞,大多數企業都在抓生產(為生存而戰),因為有些故事無法再說了,賺錢才是硬道理。
想辦法賺錢盈利,熬過這個資本冬天也許還有希望,如果不能熬過這個冬天,2021年也許一些企業將會離我們而去。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者說立場。